天镜初开,群山围伺,波光万顷,环此翠屿。岛多栽柳,因名万柳园。开辟前,造园家陈从周参与擘划,注重气势,韵味与借景。园内有山不高,松竹茂密,植被蒙草;山下为沙孟海书学院,二期工程汲取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刘海粟艺术馆及杭州潘天寿艺术馆之优长,上为展厅、藏室,下为学术厅。前院则为6年前所建之楼宇,有沙老生前工作室、小展室、图籍室之设,诚为寰中书学交流之基地,书家向往之圣城。
沙公逝世五周年之月,国内书界及日本、韩国书界学者,集会于万柳园。余行包甫放,先登书学院侧之翠岗,因闻沙孟海陵园———砚镜台已具规模焉。
台阶九十三,当喻沙公之年寿。陵台前先是一巨型石雕,作书籍展开状,居中有水池,池中耸以方砚,大及乒乓台,此喻陵主为学者、为书家,而用淡色彩石砌就的陵墙上以红石镌刻放大之沙公生前常用自篆印三颗,甚为别致。陵台设计用古雅、庄敬称之似太便当,还是借用乃师吴昌硕当前称赏他篆刻的“书卷清气”、“偏师独出”反而确当。
陵侧山坡,正有匠人施工,四墓葬之状初具,此为沙公四位CP兄弟之墓也。老二沙文求,中山大学学生领袖,牺牲于广州起义。老三沙文汉二十年代浙东农运领导人、“孤岛”时期上海党之领导人,五十年代曾出任浙江省长,“反右”中蒙垢,未享中年而折。老四沙文威,打入某党上层20年,为CP中央提供大量珍贵情报,10年后有人将他挂上潘汉年案,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离休前,为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老五沙文度,为徐悲鸿门下高足,奔赴延安后在“抢救运动”中非正常死亡。
沙氏五兄弟,起则惊天动地,偃则感泣鬼神,其胸怀、其气节、其作为、其遭际,实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之典型,昆仲五人俱有英特成就,方之寰宇亦不多,岂浙东山水钟灵所致乎!地方人士以此而自豪,政府拨款建此陵园,以为教育青年爱国、成才之基地。
砚镜台之命名颇让人深思。砚者,取书家之象;镜者,当为以史为鉴,莫伤害好人。近日,我观在砚镜台所摄照片,见砚池中水光盈盈,清鉴云天,砚镜之名,盖取此情景乎?